今年 315 晚会股票配资平台陷阱,国内最大家庭维修平台啄木鸟又惹了众怒。
说"又",因为这不是啄木鸟的第一次了。
去年 3 月,湖北经视" 3·15 "特别节目和安徽" 3·15 "晚会,就已经曝光过啄木鸟维修收费过高的问题。
2020 年,有人在知乎提问"啄木鸟家庭维修怎么样?",至今收获了近 500 个答案,几乎清一色差评。一名自称曾是啄木鸟兼职客服的知乎网友,描述它是"黑心和虚伪"。
在黑猫投诉平台,啄木鸟也早已被吐槽得体无完肤。
其实,啄木鸟不是个例。
换个灯泡收费 300 元,通个马桶要 1000 元,10 元下单"卫生间防水维修",上门后报价却要 4700 元 …… 网上的家庭维修平台,或多或少都有 "小病大修、无病乱修" 的问题。
讽刺的是,当初互联网和家庭维修结合,正是打着消除行业顽疾的旗号。
现在不仅忘了初心,反而成了帮凶。
到底发生了什么,让它"黑化"了?
打破信息差的屠龙者,终成恶龙
人们有多需要一个不宰客的维修服务,看看最近一个走红的家电维修博主就知道了。
在短短三四分钟的视频里,博主干脆利落地修好了小到烧水壶大到洗衣机等各类家电,收费基本只需 5 元到 30 元,有时还免费,顿时成为新的男人减速带。
1 个月时间,发了十几个视频,收获 80 多万粉丝。
网友称他是"家电华佗,国补克星",纷纷请求他开在自家楼下或者开启"全国巡修"。
呼声这么高,也是由于人们苦家庭维修久矣。
家庭维修市场是典型的"柠檬市场",信息十分不对称,卖方对产品质量有着比买方更多的信息,能轻松拿捏买方。
很多人甚至被宰了还在感谢师傅。曾有调查显示,51.7% 的消费者根本不了解市场价格,也根本不清楚是否踩坑,哪怕有疑虑也会因为碍于面子、急于解决麻烦等因素,乖乖付款。
原以为,"互联网 + 家庭维修"能带来新风气,就像网约车的出现几乎消灭了黑车。
啄木鸟创始人王国伟,高中毕业去打工,最初就是跟着师傅学修冰箱和空调外机,后来又进入一家小型家电维修公司,一直深知行业弊端和消费者痛点。
2014 年,正是 O2O 模式大热的时代,王国伟创办了重庆啄木鸟品牌,提供各种家庭维修服务。
一上来,他拿出了"用互联网把家庭维修行业再做一遍"的架势。
长久以来,中国家庭维修行业都有"散、乱、小"的特点,市场主体以个体户"游击队"居多。另外,配件种类繁杂,各种维修服务也很难有统一、合理的计价标准。
总之,收费多少,主要取决于师傅怎么说。
但啄木鸟号称,它每年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上千万,打造了一站式全流程数字化系统,让家庭维修各环节都可控、可查。2020 年,还推出了业内首创的"维修计价器",系统能根据家电型号、年限、品牌、具体故障、所需工时等多种因素,计算出准确费用。
大数据、标准化、智能化,啄木鸟和同行们祭出互联网三板斧,狠狠劈向乱收费的行业潜规则。
现在看来是劈歪了。
去年 10 月,啄木鸟的维修师修理遥控器,声称主板坏了,维修难度大,收费 1776 元,但一个新遥控器的官方售价也才 300 元。
今年 3 月,广东一名消费者叫了上门维修服务,疏通马桶,结果被诱导用了 8 瓶疏通剂,最终被收费 3000 多元,而疏通剂的实际价格只要几十元。
上门维修背刺年轻人这件事,丝毫没因为家庭维修平台的出现而有多少改变。
唯一改变的可能只是财富发生了转移。
2021 年至 2023 年,啄木鸟平台合计的总交易额从 9.9 亿元增至 24.8 亿元,并且毛利率超过 80%。
黑化的诱惑,不只是贪婪
啄木鸟家庭维修工作人员曾表示,他们的订单系统接到用户需求后,能够通过大数据匹配,自动分单到对应的城市,智能筛选满足用户需求的优秀工程师,并派单。
与打车平台的派单逻辑类似:信誉好、技术好、响应快的修理师傅,就能得到更多倾斜。
现在看来,这无疑是个约等于胡扯的场面话。
更真实的一面,藏在它的招股书里。
招股书显示,2021 年 -2023 年以及 2024 年上半年,啄木鸟分别收到约 20.7 万宗、23.9 万宗、44.2 万宗及 45.3 万宗来自交易消费者的投诉, 投诉量逐年递增。
家庭维修平台的商业模式,从根上出现了腐坏。
1、想颠覆行业,却成了半吊子中介
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维修平台,大部分采用 O2O 模式,即通过线上的平台吸引用户,引导用户在线下享受服务。
啄木鸟等平台,只是起到了中介的作用。
作为中介,平台给师傅派单,需要收一笔中介费。
啄木鸟是最狠的一个,抽佣比例高达 4 成。师傅完成 100 元的单子,它就要抽走 40 元。其他平台的抽佣比例则在 10%-20% 之间。为了赚钱,一些师傅只好多收费。
同时作为中介,平台也没有能力和动力处理违规严重的维修师傅。
上门维修的人不是平台员工,要么是个体户要么是小公司的,再加上家庭维修本就是低频生意,难免有人唯利是图,宰一个是一个。
2、赢家通吃的美梦,蒙蔽了双眼
互联网的许多生意,讲究赢家通吃。而谁规模大,谁就是赢家。
正如司机是网约车平台的命脉,餐厅和骑手是外卖平台的竞争力核心,维修师傅也直接决定家庭维修平台能否做大做强。
为此, 平台放低标准,大量招兵买马。
有媒体发现啄木鸟的工程师准入条件:只需要身体健康,会使用智能手机,具备电动车驾驶经验且年龄符合要求,就能成为维修工程师。
所以在其平台上活跃的工程师数量涨幅很快,从 2021 年仅有的 7092 人,到 2023 年已经增加到了 1.84 万人。
再之后,正如 315 晚会曝光的,这些人匆匆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,正常七天到十天就可以单独接单,服务质量可想而知。
3、一边压榨师傅,一边被人压榨
线上生意更离不开流量浇灌,因此家电维修平台也是 烧钱换增长。
啄木鸟的订单流量,超 60% 都是来自于聚合平台,也就是 58 同城、掌上通、五八赶集等平台。
从这些平台拿流量,自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。
招股书显示,2021 年 -2023 年以及 2024 年上半年,啄木鸟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44.3%、48.9%、48.9%、48.0%。
所以,啄木鸟"除了感情不修,啥都修"的广告,才能传遍线上线下。
从师傅那边收的佣金,反手送给了更大的平台。
互联网的病,还得互联网来治
被 315 晚会曝光后,啄木鸟赶紧做出一副知错就改的姿态。
一边关闭了美团、支付宝、微信等多个平台的下单入口,一边连发声明。
只不过,第一份声明连个公章都没盖,第二份更是开了先河,索性官宣放弃公关,昨天又发了一份《整改承诺书》,声称要接受全民监督。看完之后,消费者并不买账,纷纷在评论区控诉,要求退款。
对啄木鸟等平台,不少人已经不相信它们能悔改了。
但对于行业,其实不用太悲观。
作为国内最大的家庭维修平台,啄木鸟实际上只占了 2.4% 的市场份额,前五大线上平台加起来也只占了约 5% 的市场份额。
所以,如果能做好口碑,从半吊子变成正规军,这个市场大有可为。
如此大的诱惑,一定会吸引有实力的互联网玩家取而代之,带来更好的体验。
类似的事情,就曾发生在啄木鸟的大股东身上—— 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。
58 同城也是对生活服务行业进行了互联网改造,业务覆盖招聘、房产、汽车、家政、二手交易等服务,巅峰时市值高达 700 亿元,姚劲波一度被称为"小马云"。
但没风光多久,58 同城被对手打得节节败退,于 2020 年正式退市,此后大大小小的裁员加起来有十余轮。
和 58 同城一样,现在换汤不换药的家庭维修平台,也可能被更强势的互联网玩家取代,来一次真正的颠覆。
首先是更垂直化和专业化。
58 同城"不再神奇",有个重要原因是业务太多元,导致 轻松被专业选手各个击破 :招聘市场遇到了 BOSS 直聘、猎聘,二手交易市场遇到了闲鱼,家政服务市场遇到了京东家政等平台。
尽管专业平台也有槽点,但比起 58 同城,它们的服务和管理显然更专业,最终也拿下更多信任和市场。
家庭维修市场也有这样的趋势,出现了京东服务 +、蚁安居等相对垂直的平台。
其次是完善评价机制,挽救口碑。
美团、滴滴等平台,通过数字化调度和用户评价体系,解决服务质量和信任问题。
这些对于家庭维修平台同样可供借鉴: 建立更合理的双向评价体系 ,用户与维修师傅互评,通过算法对维修师傅优胜劣汰。
这方面,有些玩家已经开始有样学样。例如家居售后平台"万师傅",用户能直观监测师傅服务进度,确保服务时效,给出相对合理的评价,此后平台能通过用户评分决定工程师接单优先级。
说到底, 不是互联网不行,而是"你的互联网不行"。
互联网生意并非是简单地把线上搬到线上,而是要实现透明和标准化,真正打破信息差。
只有这样,才不会把回头客生意做成一锤子买卖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"金错刀"股票配资平台陷阱,作者:祥燎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